开头的话:
今日,中央社会主义学院60岁生日!老中青三代社院人再聚一堂,畅谈情怀与理想。
年过八旬的中央社院原副秘书长刘培本说,我们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,社院也要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院。
人到中年的中华文化教研部主任李道湘说,他要告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中的学员们,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,足以支撑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。
学院里的年轻人、80后员工杨林说,他理想中的社院,是一所能集聚年轻人的思想光芒、吸引年轻人创新和发展、能够改变中国的社院。
60年,三代人。
让所有社院人的家国情怀,在这个特殊的日子,在同一个梦想里绽放!
解说词:
走进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大门,
最先感受到的,就是社院充满活力的校园氛围。
60年的时光,
足以让一个人的鬓角斑白,
但是对于一个始终跟随社会主义事业的学院来说,
正是大好时光。
很久以前,
人们害怕情感无法跨越万水千山,
所以有了纸笔;
又担心回忆无法打破时间的垒壁,
所以有了相机。
回首过去,
将一张张相片摆放陈列,
往事便会如潮涌般翻滚而来。
这是一段三十年前的个人记忆,
也是三十年前的社院记忆。
这张照片拍摄于现在的办公楼,
照片中的四位同事早已满头白发,
但属于他们的那段社院记忆,
却是一段无可替代的光辉岁月。
社院从无到有,经历了艰苦的创业。
无数前辈虚怀若谷,鸿鹄大志,
这是属于社院几代人的家国梦。
岁月可敬又可爱,
它去伪存真,大浪淘沙,
留下了真实的印记。
社院就在这悠悠的岁月里,
汇聚成一个幸福的大家庭。
李道湘
中央社院发展的亲历者
中华文化教研部主任
从90年代初入校任教,
至今已伴随社院走过20多个年头。
正如李道湘所说,
中央社院不只是党外人士学习的充电站,
也是统一战线理论思想的集散地。
在这里,社院追寻的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历史,
更要凝聚文化的自信,探索中国的未来。
这是前辈们终生努力的方向
也是社院终将前进的目标。
从初创时步履蹒跚到如今发展完善,
社院人始终走在改革的前列,
书写着属于时代的恢弘篇章。
他们一字一笔,
把满腔热情汇聚成中国前进的历史,
将个人理想谱写进民族复兴的篇章。
这不是简单的大国崛起,
而是无数人兼济天下的情怀
在同一个梦想中绽放。
本文系独家原创,任何媒介转载须注明来自微信号“统战新语(tongzhanxinyu)”,否则追究法律责任。
点击下列标题,查看精彩内容
从三句用典看习近平用人之道
统战"两学一做"如何做?孙春兰讲了4句话
孙春兰的“光彩事业”三问
高校统战?且听孙春兰讲解此中门道
关注!藏传佛教活佛查询系统内容全了!
凝心聚力十三五,告诉你统一战线怎么干
嬗变:统战工作这一年
“政党协商”六问六答
哪些部门要配备党外干部
正解“新媒体代表性人士工作”
“第二个范围联盟”是什么意思?
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、反对党 是参政党!
多党合作的“变”与“不变”
你是“新的社会阶层人士”么?
再解“新的社会阶层人士”
这个七月,中央统战部八局与您见面!
征稿动员令
开门搞统战,新语大家办。从即日起,欢迎各路达人踊跃投稿,统战时评、学习感悟、人物新风、典故新知、诗词漫画……小编的要求就12个字——聚焦统战、文风清新、正向引领。
投稿请发至tongzhanxinyu@sina.com,并附个人基本情况介绍。
您的新语,我们的家园。